ISO 27001:2022 與 資通安全法 對 DLP(資料遺失防護)的法規要求與實際執行方法

ISO 27001:2022 及資通安全法雖未明確提及『DLP』一詞,但其對資通安全的要求實際上涵蓋了DLP的實施內容

ISO 27001:2022 與 資通安全法 對 DLP(資料遺失防護)的法規要求與實際執行方法

一、ISO 27001:2022 對 DLP 的要求

ISO 27001:2022 作為國際資訊安全管理系統(ISMS)標準,雖未直接提及 DLP(Data Loss Prevention),但相關條款與控制措施涵蓋 DLP 所需的保護機制,主要涉及:

      1. A.5.10 資訊刪除(Information Deletion)
            • 要求組織建立並執行適當的資料刪除流程,確保不再需要的資訊被安全刪除,防止未經授權的存取。

            • DLP 方法:監控與限制敏感資料的刪除,防止惡意或意外刪除重要資訊。

        1. A.5.12 資訊傳輸(Information Transfer)
              • 確保資訊在內部或外部傳輸時受到適當的保護,如加密或存取控制。

              • DLP 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設定郵件與檔案傳輸的 DLP 規則,防止未經授權的敏感資料外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加密或限制特定類型的資料共享,例如財務文件、客戶個資。

            1. A.5.13 存取控制(Access Control)
                  • 根據最低必要權限原則(Principle of Least Privilege, PoLP)限制使用者對敏感資料的存取權限。

                  • DLP 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設定角色型存取控制(RBAC),確保只有授權人員可存取特定資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使用 DLP 工具監控內部存取行為,防範內部人員的惡意洩露。

                1. A.8.12 資訊傳輸中的資料保護(Data Protection in Transit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在資料傳輸過程中提供適當的加密保護,防止攔截或未經授權的存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LP 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部署網路 DLP(Network DLP),監測敏感資料在電子郵件、雲端服務、檔案傳輸中的流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使用 TLS/SSL 加密網路通信,確保資料傳輸安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A.8.14 資訊存儲安全(Secure Information Storage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確保存儲中的敏感資訊受到適當的保護,例如存取控制、加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LP 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部署端點 DLP(Endpoint DLP),防止未經授權的 USB、外接硬碟存取或資料複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使用文件標籤與加密策略,確保敏感資料在儲存狀態下仍受到保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A.8.16 資訊洩露管理(Monitoring Activities and Data Leakage Prevention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監測系統活動,識別並防止潛在的資料洩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LP 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使用 DLP 解決方案監控資料流動,提供自動化報告與警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設定異常行為檢測機制,例如大規模下載或未授權存取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實際執行 DLP 的方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 ISO 27001:2022 要求,企業可透過以下 DLP 方法來強化資料保護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建立 DLP 政策與規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定義哪些類型的資料需要保護,例如個資、財務資料、商業機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設定 DLP 規則,如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禁止未授權的 USB 讀寫權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限制郵件附件的發送內容,如禁止外寄含有信用卡資訊的郵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限制雲端存儲(Google Drive、OneDrive)的文件上傳權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部署 DLP 解決方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端點 DLP:防止使用者透過 USB、剪貼簿、列印等方式洩露敏感資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網路 DLP:監控電子郵件、Web 上傳、FTP 傳輸,阻止未授權的資料外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雲端 DLP(CASB):監測企業雲端環境,如 Microsoft 365、Google Workspace,確保資料安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資料分類與標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使用自動化工具對企業內部資料進行分類,標記「機密」、「內部」、「公開」等級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根據分類結果應用不同的存取權限與加密政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使用加密與存取控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對靜態存儲(硬碟、伺服器)與傳輸中(電子郵件、VPN 連線)的敏感資料進行加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設定角色與權限,確保僅限必要人員能夠存取關鍵資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監測與事件回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設置 DLP 日誌與警報,當偵測到潛在洩露行為時立即通知管理人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建立事件應變計劃,針對潛在洩露事件進行快速應對,如封鎖可疑行為、追蹤洩露源頭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的《資通安全管理法》及其相關法規雖未明確提及「資料遺失防護」(Data Loss Prevention, DLP),但其對資通安全的要求涵蓋了DLP的相關措施。該法規定,政府機關及特定關鍵基礎設施提供者應依其資通安全責任等級,制定資通安全政策、建立管理機制、執行風險評估,並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,以確保資通安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具體而言,這些安全防護措施應包括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存取控制:限制未經授權的人員存取敏感資料,防止資料外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資料加密:對敏感資料進行加密處理,確保即使資料被截取也無法被未經授權者解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安全監控:持續監控系統活動,及時發現並阻止異常或可疑的資料傳輸行為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SO 27001:2022 及資通安全法雖未明確提及『DLP』一詞,但其對資通安全的要求實際上涵蓋了DLP的實施內容。這些措施與DLP的核心功能相符,旨在防止資料遺失或未經授權的資料外流。並且為 DLP 部署提供了明確的框架。企業可透過制定 DLP 策略、分類與標記資料、限制未授權存取、使用加密與存取控制、監測異常行為等方式,確保組織內部資料安全,符合的規範要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itdefender EDR(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)如何提供 DLP(Data Loss Prevention)功能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雖然 Bitdefender EDR 本質上是一個 端點偵測與回應 解決方案,主要目標是 偵測並回應進階資安威脅(如 APT、勒索軟體、內部威脅),但它可以 間接支援 DLP 功能,幫助企業防止機密資料外洩。以下是 Bitdefender EDR 在 DLP 方面的主要貢獻: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內部威脅監控與異常行為分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itdefender EDR 透過 行為分析(Behavior Analytics) 來偵測 異常資料存取與外洩行為,例如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偵測異常的檔案存取或複製行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例如:使用者突然大量存取敏感文件,或從 SharePoint、內部伺服器下載大量機密檔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監控 USB、雲端、Email、FTP 等資料外流行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若 Bitdefender EDR 偵測到使用者將敏感資料傳輸到外部設備(如 USB)、非授權雲端(Google Drive、Dropbox)或 FTP,系統可發出警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現端點應用程式的可疑活動(Insider Threats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果有未授權應用程式(如 Telegram、WeTransfer)傳輸機密資料,Bitdefender EDR 可透過 行為監控機器學習 來識別異常模式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文件分類與資料保護(Data Classification & Protection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雖然 Bitdefender EDR 本身沒有完整的 DLP 方案,但它可與 Bitdefender GravityZone XDRDLP 產品結合,實現以下資料保護功能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識別敏感資料類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例如:PII(個人識別資訊)、金融資料(如信用卡號)、醫療資料(符合 HIPAA 標準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動封鎖或提醒管理員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若 EDR 偵測到未授權資料傳輸,可以啟動預警機制,甚至直接封鎖該動作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結合 XDR 提供更強大的 DLP 防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itdefender EDR 可與 XDR(Extended Detection and Response)整合,以實現更完整的 DLP 功能,如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跨平台 DLP 監控(涵蓋端點、雲端、伺服器、郵件流量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件關聯分析(SIEM Integration),提供即時威脅調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動回應(Automated Response),當偵測到敏感資料外洩時,自動隔離設備或阻止行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論:Bitdefender EDR + DLP 的優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偵測內部異常行為,防止資料外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監控 USB、Email、雲端存取等資料流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與 Bitdefender GravityZone XDR 整合,提供完整防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自動化回應,阻止未授權存取或傳輸機密檔案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企業需要更完整的 DLP 防護,建議將 Bitdefender EDR 與 DLP 解決方案(GravityZone)整合,以獲得更高級的數據保護能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參考資料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Microsoft Security Compliance Toolkit – 微軟針對 ISO 27001 的安全合規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Bitdefender DLP Solutions – Bitdefender 針對企業的 DLP 方案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Microsoft Security Compliance Toolkit – 微軟針對 ISO 27001 的安全合規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ISO/IEC 27001:2022 Standard –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(ISO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ISO/IEC 27002:2022 – 資訊安全控制措施指南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00-53 –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(NIST)對資料保護的建議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Bitdefender DLP Solutions – Bitdefender 針對企業的 DLP 方案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Microsoft Security Compliance Toolkit – 微軟針對 ISO 27001 的安全合規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SO 27001:2022 及資通安全法雖未明確提及『DLP』一詞,但其對資通安全的要求實際上涵蓋了DLP的實施內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SO 27001:2022 與 資通安全法 對 DLP(資料遺失防護)的法規要求與實際執行方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ISO 27001:2022 對 DLP 的要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SO 27001:2022 作為國際資訊安全管理系統(ISMS)標準,雖未直接提及 DLP(Data Loss Prevention),但相關條款與控制措施涵蓋 DLP 所需的保護機制,主要涉及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A.5.10 資訊刪除(Information Deletion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要求組織建立並執行適當的資料刪除流程,確保不再需要的資訊被安全刪除,防止未經授權的存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LP 方法:監控與限制敏感資料的刪除,防止惡意或意外刪除重要資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A.5.12 資訊傳輸(Information Transfer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確保資訊在內部或外部傳輸時受到適當的保護,如加密或存取控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LP 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設定郵件與檔案傳輸的 DLP 規則,防止未經授權的敏感資料外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加密或限制特定類型的資料共享,例如財務文件、客戶個資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A.5.13 存取控制(Access Control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根據最低必要權限原則(Principle of Least Privilege, PoLP)限制使用者對敏感資料的存取權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LP 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設定角色型存取控制(RBAC),確保只有授權人員可存取特定資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使用 DLP 工具監控內部存取行為,防範內部人員的惡意洩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A.8.12 資訊傳輸中的資料保護(Data Protection in Transit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在資料傳輸過程中提供適當的加密保護,防止攔截或未經授權的存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LP 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部署網路 DLP(Network DLP),監測敏感資料在電子郵件、雲端服務、檔案傳輸中的流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使用 TLS/SSL 加密網路通信,確保資料傳輸安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A.8.14 資訊存儲安全(Secure Information Storage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確保存儲中的敏感資訊受到適當的保護,例如存取控制、加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LP 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部署端點 DLP(Endpoint DLP),防止未經授權的 USB、外接硬碟存取或資料複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使用文件標籤與加密策略,確保敏感資料在儲存狀態下仍受到保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A.8.16 資訊洩露管理(Monitoring Activities and Data Leakage Prevention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監測系統活動,識別並防止潛在的資料洩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DLP 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使用 DLP 解決方案監控資料流動,提供自動化報告與警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設定異常行為檢測機制,例如大規模下載或未授權存取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實際執行 DLP 的方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 ISO 27001:2022 要求,企業可透過以下 DLP 方法來強化資料保護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建立 DLP 政策與規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定義哪些類型的資料需要保護,例如個資、財務資料、商業機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設定 DLP 規則,如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禁止未授權的 USB 讀寫權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限制郵件附件的發送內容,如禁止外寄含有信用卡資訊的郵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限制雲端存儲(Google Drive、OneDrive)的文件上傳權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部署 DLP 解決方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端點 DLP:防止使用者透過 USB、剪貼簿、列印等方式洩露敏感資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網路 DLP:監控電子郵件、Web 上傳、FTP 傳輸,阻止未授權的資料外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雲端 DLP(CASB):監測企業雲端環境,如 Microsoft 365、Google Workspace,確保資料安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資料分類與標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使用自動化工具對企業內部資料進行分類,標記「機密」、「內部」、「公開」等級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根據分類結果應用不同的存取權限與加密政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使用加密與存取控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對靜態存儲(硬碟、伺服器)與傳輸中(電子郵件、VPN 連線)的敏感資料進行加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設定角色與權限,確保僅限必要人員能夠存取關鍵資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監測與事件回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設置 DLP 日誌與警報,當偵測到潛在洩露行為時立即通知管理人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建立事件應變計劃,針對潛在洩露事件進行快速應對,如封鎖可疑行為、追蹤洩露源頭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的《資通安全管理法》及其相關法規雖未明確提及「資料遺失防護」(Data Loss Prevention, DLP),但其對資通安全的要求涵蓋了DLP的相關措施。該法規定,政府機關及特定關鍵基礎設施提供者應依其資通安全責任等級,制定資通安全政策、建立管理機制、執行風險評估,並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,以確保資通安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具體而言,這些安全防護措施應包括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存取控制:限制未經授權的人員存取敏感資料,防止資料外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資料加密:對敏感資料進行加密處理,確保即使資料被截取也無法被未經授權者解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安全監控:持續監控系統活動,及時發現並阻止異常或可疑的資料傳輸行為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SO 27001:2022 及資通安全法雖未明確提及『DLP』一詞,但其對資通安全的要求實際上涵蓋了DLP的實施內容。這些措施與DLP的核心功能相符,旨在防止資料遺失或未經授權的資料外流。並且為 DLP 部署提供了明確的框架。企業可透過制定 DLP 策略、分類與標記資料、限制未授權存取、使用加密與存取控制、監測異常行為等方式,確保組織內部資料安全,符合的規範要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itdefender EDR(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)如何提供 DLP(Data Loss Prevention)功能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雖然 Bitdefender EDR 本質上是一個 端點偵測與回應 解決方案,主要目標是 偵測並回應進階資安威脅(如 APT、勒索軟體、內部威脅),但它可以 間接支援 DLP 功能,幫助企業防止機密資料外洩。以下是 Bitdefender EDR 在 DLP 方面的主要貢獻: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內部威脅監控與異常行為分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itdefender EDR 透過 行為分析(Behavior Analytics) 來偵測 異常資料存取與外洩行為,例如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偵測異常的檔案存取或複製行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例如:使用者突然大量存取敏感文件,或從 SharePoint、內部伺服器下載大量機密檔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監控 USB、雲端、Email、FTP 等資料外流行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若 Bitdefender EDR 偵測到使用者將敏感資料傳輸到外部設備(如 USB)、非授權雲端(Google Drive、Dropbox)或 FTP,系統可發出警報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現端點應用程式的可疑活動(Insider Threats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果有未授權應用程式(如 Telegram、WeTransfer)傳輸機密資料,Bitdefender EDR 可透過 行為監控機器學習 來識別異常模式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 文件分類與資料保護(Data Classification & Protection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雖然 Bitdefender EDR 本身沒有完整的 DLP 方案,但它可與 Bitdefender GravityZone XDRDLP 產品結合,實現以下資料保護功能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識別敏感資料類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例如:PII(個人識別資訊)、金融資料(如信用卡號)、醫療資料(符合 HIPAA 標準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動封鎖或提醒管理員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若 EDR 偵測到未授權資料傳輸,可以啟動預警機制,甚至直接封鎖該動作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 結合 XDR 提供更強大的 DLP 防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itdefender EDR 可與 XDR(Extended Detection and Response)整合,以實現更完整的 DLP 功能,如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跨平台 DLP 監控(涵蓋端點、雲端、伺服器、郵件流量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件關聯分析(SIEM Integration),提供即時威脅調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動回應(Automated Response),當偵測到敏感資料外洩時,自動隔離設備或阻止行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論:Bitdefender EDR + DLP 的優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偵測內部異常行為,防止資料外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監控 USB、Email、雲端存取等資料流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與 Bitdefender GravityZone XDR 整合,提供完整防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自動化回應,阻止未授權存取或傳輸機密檔案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企業需要更完整的 DLP 防護,建議將 Bitdefender EDR 與 DLP 解決方案(GravityZone)整合,以獲得更高級的數據保護能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參考資料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Microsoft Security Compliance Toolkit – 微軟針對 ISO 27001 的安全合規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Bitdefender DLP Solutions – Bitdefender 針對企業的 DLP 方案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Microsoft Security Compliance Toolkit – 微軟針對 ISO 27001 的安全合規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ISO/IEC 27001:2022 Standard –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(ISO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ISO/IEC 27002:2022 – 資訊安全控制措施指南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00-53 –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(NIST)對資料保護的建議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Bitdefender DLP Solutions – Bitdefender 針對企業的 DLP 方案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 Microsoft Security Compliance Toolkit – 微軟針對 ISO 27001 的安全合規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hare via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熱門貼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新聞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itdefender 防篡改技術。不僅在攻擊偵測上持續創新,更針對這類嘗試關閉安全防護的惡意行為,設計出高度防篡改(Anti-Tampering)與深層防護機制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招 Bitdefender 防篡改技術防禦駭客攻擊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招 Bitdefender 防篡改技術防禦駭客攻擊 近期在台灣資安圈掀起廣泛討論的新聞事件指出,多家企業遭受駭客入侵後,攻擊者成功關閉端點防護軟體進行躲避,導致後續勒索軟體、資料外洩等攻擊得以得逞。此類攻擊屬於「防護繞過」的一種,已成為進階持續性滲透攻擊(APT)常見手法。 作為全球防護領導品牌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閱讀更多 >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hare via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 lin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