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偽攻擊與台灣的資安挑戰:深偽科技如何威脅我們的社會與企業

臉部的深偽技術逐漸進步:深偽攻擊如何威脅我們的社會與企業

近期焦點:深偽技術衝擊政治與企業

近日台灣社會因深偽(Deepfake)技術引發關注,多名政治人物遭到深偽攻擊,TikTok 抖近期流傳一段關於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「被深偽」發表對民進黨不滿的言論,以及捏造民進黨立委王義川搭配簡體字談及「集裝箱」等中國用語。這些事件凸顯深偽技術已不再只是娛樂性工具,而是用於政治、認知作戰及詐騙的重要手段,對台灣的民主與社會穩定構成威脅。

王義川表示遭人散布深偽抖音影片。圖:翻攝王義川Threads

王義川表示遭人散布深偽抖音影片。圖:翻攝王義川Threads

 

深偽詐騙的演進與挑戰

根據 Bitdefender 資安研究總監 Bogdan Botezatu 的觀察,深偽技術使詐騙手法升級,將原本面對面的一對一詐騙擴大至個人化與規模化攻擊。舉例來說,威脅者可以利用生成式 AI(GenAI)技術模擬企業高層的聲音與行為,透過電子郵件、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甚至視訊會議進行詐騙操作,令受害者難以分辨真假。

國際上已有案例顯示,深偽技術被用於聲音克隆進行詐騙。例如,某德國製造企業的首席財務官因深偽聲音電話,被騙匯出高達 4000 萬歐元。此外,近期某汽車製造大廠的財務主管亦因一場假視訊會議落入詐騙陷阱。這些事件顯示,深偽技術的成熟已大幅降低辨識真偽的難度。

 

台灣企業該如何防範深偽攻擊?

雖然目前並無萬全工具能完全偵測深偽,但企業可採取多層防護策略:

  1. 強化內部流程:建立多重簽核機制,對高額交易設定驗證期或限制資金轉移對象。
  2. 教育訓練:提供員工深偽詐騙辨識培訓,培養挑戰異常行為的能力與文化。
  3. 資安防護:透過 Bitdefender 等資安防毒軟體,保護終端裝置與憑證不被竊取,同時阻止威脅橫向擴散至其他業務系統。


結語:台灣社會的深偽危機與資安意識提升

深偽技術的威脅不僅僅存在於企業詐騙領域,更延伸至台灣的政治與認知作戰。隨著 2024 年台灣選舉接近,深偽可能成為影響輿論的主要手段,國人需提升對假資訊的辨識能力。

Bitdefender 專注於利用 AI 與機器學習技術,偵測異常行為並主動防範深偽攻擊,協助企業與個人強化資安防護。深偽技術雖然帶來挑戰,但透過正確的防範措施與工具,我們可以降低其對社會與企業的衝擊。

新聞來源:知新聞Bitdefender blog 
了解更多關於Bitdefender的詳細資訊,請訪問我們的官方網站

相關新聞

AI 生成
當駭客也開始用 AI 生成技術:企業如何在多元複合攻擊下自保?

AI 技術發展是個雙面刃,企業如何因應變化是資安防護的重大考驗 圖片出處:Freepik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,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被駭客組織利用來提升攻擊效率,過去駭客需要手動撰寫惡意程式或進行釣魚設計,如今他們能透過 AI 工具自動生成程式碼、偽造語音與影像,甚至模擬使用者行為以繞過安全機制。 以

閱讀更多 >>
中國駭客
中國駭客組織「鹽颱風」,大規模攻擊逾80國,竊取美國人個資

中國駭客組織在過去兩個月內攻擊了超過一千台思科網路設備 圖片出處:Freepik 「鹽颱風」(Salt Typhoon)是一個來自中國、疑似由政府支持的駭客組織。它不像一般勒索病毒只圖快錢,而是專注於長期潛伏和竊取資料;主要攻擊對象包括政府單位、電信業、能源產業、科技公司和金融機構,目的是取得敏感情

閱讀更多 >>
Share via
Copy link